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木蝴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拔毒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痘疹专门条。
证名。指发狂或晕倒。《素问·腹中论》:“热中、消中,不可服高粱、芳草、石药,石药发瘨,芳草发狂。”详癫条。
从病情在日间和夜间的变化对比,来推断疾病的深浅进退的一种辨证方法。凡病昼增剧而夜安静,为阳有余,病在气分。夜增剧而昼安静,为阴有余,病在血分。昼发热而夜安静,为邪旺于气分,其病在阳。昼安静而夜发热,为
推拿穴位名。详总筋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撰有《五色旁通五脏图》1卷,已佚。
六经皮部之一,属少阳的皮部。《素问·皮部论》:“少阳之阳,名曰枢持,上下同法,视其部中有浮络者,皆少阳之络也。”说明手足少阳经循行部位上所见的浮络都属于少阳络,而浮络之外的皮肤,即为少阳之皮部。张景岳
古代医学分科之一。系以迷信方法治病。参见祝由、十三科各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蚕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