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大肠虚

猜你喜欢

  • 产后寒疝

    病名。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:“产后脐下痛牵引左右,两胁下俱大痛者名曰寒疝,因呼吸冷风乘虚入腹故也。治宜辛温之剂祛其寒……宜羊肉汤。”(乌药、延胡、防风、当归、甘草、桃仁、川芎、香附、陈皮、桔梗、苍术、木

  • 索泽

    指皮肤枯涩失去润泽。为精血枯涸的一种表现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三阳为病,发寒热,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踹。其传为索泽,其传为颓疝。”

  • 猪肉茯苓汤

    《医宗说约》卷五方。牛膝、蛤粉、当归、苍耳子、皂角刺、红花、金银花、甘草各二钱,蝉蜕二十个,穿山甲(土炒,为末)二十一片,土茯苓四两,大黄五钱至一两(自利者不用),精猪肉四两。用生白酒煎服,猪肉过口,

  • 逆死

    指病气传变至相逆之脏而死。按五行生克规律,五脏疾病的相互传变,严重时,常死于其所不胜(克我)之脏,称逆死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病之且死,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,病乃死。此言气之逆行也,故死。……肾受气

  • 疳热流注

    病证名。指小儿身患疳疾,潮热生疮,发歇无已的证候。治宜清热消疳,用猪肚黄连丸(《证治准绳》:猪肚,解黄连)。

  • 外踝尖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位于足外踝之高点上。主治淋病,脚气,牙痛,白虎历节风痛,小腿外侧肌群痉挛等。点刺出血。艾炷灸3~7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

  • 卫生要术

    养生学著作。1卷。清·潘蔚辑,刊于1858年。本书系辑录《十二段锦》、《分行外功诀》(心、身、面、耳、目、口、舌、齿、鼻、手、足、肩、背、腹、腰、肾)、《内功静坐气功图说》、《易筋经》及《却病延年法》

  • 小叶团花

    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水杨梅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陷伏

    见《奇效良方》。即黑靥。详该条。

  • 桑椹膏

    即文武膏,见该条。